Title
当前位置:

首页新闻中心详细内容

南方所指导第3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线上开幕

发布时间:2022-05-05文章来源:医药经济报

4月28日,由国家药监局南方所指导、《医药经济报》主办的第3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2021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发布在线上启动,在云端与业界共话高质量创新、国际化发展热点。线上近10万人参加了会议,反应热烈。国家药监局南方所领导班子集体亮相,先后在会上作了专题演讲,就业内关注点提出了科学、专业的观点。

国家药监局南方所党委书记林建宁做了《对医药经济几大热点的思考》专题报告,指出:“2022年前两个月,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为2.3%,利润同比下跌17.6%。医药产业下行压力比较大,但我们认为不能看得太悲观,理由有三:医药需求是刚性的,政策面理性且向好,医药企业政策适应能力也较强。但综合各种因素,南方所将去年年底对2022年医药经济的预测值下调,按照统计局口径,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由原预测12.5%下调为10.5%。

林建宁首先回顾了2021年年底对医药经济运行的预测,他指出,医药经济在压力之下将进入调整期,预计呈现出四大亮点:中国创新药加快国际化、微利时代仿制药寻求突围、第四终端继续高歌猛进、疫情防控产品服务全球。与此同时,面临终端增长乏力、投资热度有所退潮、原材料涨价三大压力。而随着俄乌战争、疫情反弹等新的重大影响因素的出现,医药经济增长又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。“俄乌战争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,4月19日,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4.4%下调至3.6%,同时对中国的预测从原来的5.6%下调至4.4%。”林建宁表示,国际形势动荡将影响中国经济,对医药原料进口或医保商品出口都会形成冲击。

观察今年开年的医药经济运行情况,林建宁表示,形势似乎比原来预测的更为严峻,医药产业下行压力较大,并针对产业时下热点问题提出了三点思考: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对医药产业影响有多大?虽然医药经济面临较大压力,但不要过度悲观,三大政策面向好:集采政策渐趋理性温和,企业有获益机会;医保目录扩容和“双通道”政策均对市场有利;基药则将迎来目录调整,且带来结构性机会。二是创新药高估值的泡沫正在被挤破?创新药领域快速融资、泡沫扩张时代结束:倒逼创新药产业链向差异化、国际化(规范化)自主创新的路径升级。三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带来什么?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主流企业有利:通过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,完善全国市场布局,并通过跨区域并购与MAH制度的实施,达到强者恒强。林建宁认为,新预测定调稳中求进,2022年医药经济预测调整:在去年预测的基础上调低两个百分点,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幅为10.5%。林建宁在总结中指出,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,按照统计局口径,南方所拟对2022年的经济预测进行调整:“在去年预测的基础上,我们调低了两个百分点,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幅为10.5%,较2021年增幅下跌约9个百分点。”对于这一数据的解读,林建宁指出,这并不意味着低速增长,而是仍保持相对于整体经济增速的平稳较快增长,行稳致远是朝阳产业在现阶段的主要特征。“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,导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经济下行压力巨大。而在压力之下,医药经济也将进入调整期。但是,我们必须坚定信心,医药产业朝阳产业的特质没改变,国家鼓励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面没改变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,所以,困难是暂时的,医药经济美好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!”

国家药监局南方所所长卢忠作了《拥抱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黄金期》的专题演讲。卢忠指出,国家药监局南方所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,从2015年的629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392亿元,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.54%。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,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、企业研发投入、产品创新、发明专利的数量质量和上市企业创新竞争力等稳步增长,企业创新发展高度活跃,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。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上报数据,中国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保持高速增长,从2016年的777家增长至2020年的2299家,一举突破2000家的关口。

卢忠认为,“在新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实施一周年之际,一系列配套规章、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,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对促进医疗器械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,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要求,加大力度鼓励创新,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我国从医疗器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。”

卢忠预测,未来5~10年,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、高质量发展,行业平均增速将高于药品行业,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。在新体制下,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协同攻关,逐步解决医疗器械领域“卡脖子”问题,实现科技自立自强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、高水平医疗器械的需求,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;更好地建设贸易强国,加快培育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国际竞争新优势,打造全球化竞争力。随着一系列政策规划的相继发布实施,我国即将进入医疗器械创新型国家前列,为保障人民全方位、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提供有力支撑。可以预见,“十四五”乃至更长时期,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仍将继续处于“黄金发展期”。

国家药监局南方所副所长宗云岗作了《差异化赛道增厚临床价值》的专题演讲。宗云岗指出,纵观全球药品研发创新发展趋势,主要呈现四大特点:全球药品CRO市场规模稳步增长;全球药物研发领域从“群体治疗”向“精准治疗”演变;新模态疾病疗法显著增长;新冠疫情下全球药品研发资本化成药品创新领域的催化剂。不过,目前国内药物发现和临床前CRO渗透率较高,而美国则是临床前和临床阶段CRO渗透率较高,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CRO水平与美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,需要警惕“高水平重复”的扎堆研发竞争。中国药品创新需要差异化竞争与新赛道,扎堆研发会使价值下降,差异化研发策略是企业可选择之路,建议关注满足临床价值的药品开发,例如改良型新药、儿童药、罕见病药物以及药物新剂型、新技术、新辅料等。宗云岗预测,中国新药创制在“十四五”或未来十年间必有较大突破,中国新药研发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潜力将进一步放大,精准治疗模式下,中国药品创新部分赛道有望实现弯道超车。

国家药监局南方所副所长郭昌茂作了《药品网售监管迈向科学规范》专题演讲,对目前我国药品网售行业发展现状、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,并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预判。郭昌茂指出,2021-2022年药品终端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,且线上终端增幅最大。预计2022年线上终端药品销售额2899亿元,增长率有望达到30%。郭昌茂认为,经过10多年的发展,我国医药电商从“萌芽阶段” 逐渐发展至目前“多业态形式并存”的行业特征,医药电商已然成为医药生产企业不容回避的“第二战场”。在医药电商快速发展的趋势下,市场政策合规进程也在加快。据悉,国家药监局即将出台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》,国家药监局南方所积极参与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》意见整理和修改工作,该办法将为行业有序、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法规保障。郭昌茂表示,药品网络销售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新业态,保障网络销售药品安全是监管工作面临的新任务。医药企业应高度关注网络销售舆情影响,管控药品网络安全风险,在药品网络销售赛道上行稳致远。
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
版权所有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
办公地址: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西塔6楼 邮编:510080 值班电话:020-37886766
备案号:粤ICP备17121623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2921号